6月9日,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刚代表故宫博物院牵头组织的“有机质可移动文物价值认知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就“纸质文物信息识别与数据库建设进展”这一课题进行汇报。
论坛现场
(资料图)
这场学术报告从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开始讲起。在陈刚看来,造纸术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有重要作用,同时也通过贸易等交流途径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纸张类文物不仅局限于造纸技术本身,同时纸张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载体。我国大量纸本的书画、古籍等文物的认知是有机质文物价值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刚教授
陈刚同样提到,纸张作为有机物,相对来说比较脆弱,但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往往较高。关于造纸术的发展和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虽然有不少个案或者区域性的研究,但是深入的、整体性的综合研究还比较缺乏。
基于上述问题,陈刚提出了本课题的目标,建立基本信息指标及其识别的成套方法,建成年代序列完整、品种齐全、可开放共享纸张类文物科技标本库,基于数据库平台建成包含文物的来源、年代、形貌等多元信息的纸张类文物数据库,以及重视纸张类文物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研究纸张工艺和文明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目前纳入纸张类文物标本库的标本共约500件,分别来源于故宫博物馆、甘肃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以及新疆等地。
陈刚教授介绍多光谱成影
关于纸质文物的信息采集和价值认知,陈刚介绍了纸张类文物基本信息采集及识别的方法体系。“现在用于文物的科技分析手段非常多,能够用于纸张类文物的方法也非常多样,这些方法包括我们对纸张本体的认知,也包含了我们对纸张类文物价值的认知。作为研究者,我们将纸张本体,以及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等纸质文物,分为材料研究和结构研究两部分,确立相应的分析测试方法、数据解析方法和基础数据库。”
陈刚重点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研发的超高分辨大视场三维视频显微镜,以及便携微区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系统等设备的性能特点和应用。特别是对于甘肃天水出土的汉代放马滩地图纸的超高清全景信息采集工作,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论坛现场
在汇报的后半段,陈刚分享了纸张类文物价值认知的主要方向。“造纸术的起源、演变和传播包含着各个层次的价值,特别是科学价值;而书画文物、古籍文献的材料和工艺,同样有着丰厚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陈刚重点介绍了造纸技术的起源、演变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汉代的麻纸材料和工艺,讲到唐代硬黄纸的材料和工艺,以及清代宫廷粉蜡笺的工艺,再谈到西北地区纸张类文物的信息挖掘与文明互鉴研究。
“造纸技术的演变进程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我们可以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纸张类文物的分析,了解造纸术在中华大地的演进过程;同时通过对新疆、甘肃等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纸张类文物的研究,挖掘古代文化交汇和民族融合的科学证据,为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实证材料。”陈刚总结道。